创新的精彩
——记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汕头超声显示器(二厂)有限公司项目工程师黄贵松
刘谷婷
手指轻挥,就能聊天、看新闻、玩游戏甚至是商务办公……智能手机先进时尚的触控技术,让现代人享受着这种“指尖上的舞蹈”。如今在联想、中兴、海信等国产知名品牌的许多手机上,其重要的触摸显示屏部件打着深深的“汕头制造”烙印。汕头产品能在这一前沿技术和热门市场抢占先机,凝聚着一位科研工作者的无数心血。他,就是汕头超声显示器(二厂)有限公司项目工程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黄贵松。
从一线技术人员成长为项目工程师
记者来到超声电子工业园区采访时,正是中午1时许,只见黄贵松身着浅蓝色衬衫、理着小平头、戴着一副眼镜,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年轻、干练、整洁。“打扰你午休了。”记者说道。他淡淡地回答:“不会,我们公司中午1点钟就上班了,每天都如此。”没有任何抱怨,似乎他的字典里根本就没有“午休”一词。谈话间,他向记者展示了随身带着的手机,也是他的“代表作”——一部国产触屏智能手机。他介绍道:“手机上的显示触摸屏就是我们团队研发生产的产品。”一言一举之间,显示出他对自己生产的产品喜爱之情与自豪之感!
36岁,正值人生最黄金的年龄阶段,黄贵松把他最黄金的时间倾注在工作上。
黄贵松1999年大学毕业入职超声电子集团公司,一直致力于液晶显示器件和触控器件的制造工艺技术提升与推广应用。他向记者回忆起自己的经历:刚进公司的半年实习期,与工人一起在一线工作,每天工作8个小时,有时甚至要加班到12个小时,不仅要了解所生产产品的技术特性,还要向工人学习学习生产操作技能,全身心的投入,每天像海绵般汲取信息知识,使得他常常回到宿舍困得倒头就睡,第二天睡醒又继续工作。由于工作多了份主动性、积极性,不到半年他便被正式定岗,成为一名工程技术人员,开始带领自己的团队开展工作。
“当时很兴奋,也感到肩膀上的担子很重。”他说道。兴奋之余,压力和困难随之而来。当时公司决定对他负责的液晶显示模块生产工序扩大生产规模,拓展公司业务,开发新的产品,引入新工艺新设备,这对刚刚熟悉所在工序的黄贵松来说,一切都得重新开始。“和刚来的时候不同,作为工序负责人,我必须比生产员工们更快更好掌握新工艺和新设备。”面临新的挑战,作为“新人”,由于缺乏经验,在接手新工作几个月之后,黄贵松发现工作并不是靠一腔热情就能完成的。当时的他有一段时间常常感到有心无力,无法完成的生产任务又遭到其他部门的投诉,让年轻的他感到气馁,甚至萌生念头要“弃旗”投降向上级领导申请调职。
“我很感激领导在我迷茫的时候给我及时引导,当时的一番鼓励让我明白实际工作中,除了有热情之外,还应该学习如何分解压力、合理利用资源来完成任务。”于是,他调整好心态重新振作起来,把接触到的新产品新设备新工艺都视为学习、提升自身素质的机会,不断摸索、积累经验,联合其他部门的同事探讨合作,寻求高效的方法,不断消化新产品工艺,渐渐提高公司的液晶显示模块制造工艺技术水平。在上级领导的鼓励与同事们的支持下,他带领团队顺利完成了公司扩大显示模块生产规模、拓宽公司业务范围的任务,使显示模块逐步成为公司的主营业务之一,为公司的持续发展、技术创新奠定扎实的基础。
“心态调整好了,调动利用资源来共同完成任务,一切问题也就能迎刃而解。”这段经历使他逐渐成长,养成了成熟、过硬的心理素质,锤炼他自主开展工作的能力,积累带领团队合力完成任务的经验,为他日后攻关克难、完成更有挑选性任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历经几百次试验成功研发触控产品
2008年,公司前瞻性地切入电容式触摸屏产品应用领域。“当时市场上的主流产品多是电阻式触摸屏手机,仅有少数电容式触摸屏手机。”在完成触摸屏产品技术开发与设计后,黄贵松主动请缨,利用多年的显示模块制造工艺技术累积,带领他的团队和同事们一道组建触摸器件试产生产线。经过几百次试验、改进与完善,花了半年时间完成了电容式触摸屏产品的小批试产,使公司在触控行业走在国内同行的前列,为公司赢得市场先机。
他向记者描述道:“当时研发的触摸器件,其实就是两块玻璃,用带有电容介质的双面胶粘合在一起。”
两块玻璃夹着双面胶,难道这么简单嘛?然而,看似如此简单的器件,完成整个生产操作过程也只需要不到1分钟的时间,但要得到结案定论:判定这产品是符合质量要求的合格品,验证过程却要整整240小时!
“从材料的选型,根据材料特性选择合适设备,再到工艺参数的调整和灰尘静电的控制等,这些都是批量生产所需要确定的因素,做了几百次实验设计方案的验证,才最终得到稳定可靠的工艺参数,确定合适生产工艺流程。”不仅需要识别、筛选影响试验结果的因子,还要确定多水平参数的实验设计方案,每一次试验,有时要执行几百次,个中辛酸,或许只有他和他的伙伴们才能深有体会。
既然扛下来了任务,那就只能鼓足劲头干了。因为是走在行业的前沿,没有老师可以请教,没有榜样可以学习,一切都得靠自己摸索!一开始不断的失败,使到大家都很迷茫。无论选用什么材料和设备、工艺参数都避免不了玻璃之间产生气泡,“产品有气泡意味着实验方案的失败,从一开始做出来就有气泡,到后来经过一次次改善,做出来的样品逐渐能够在高温、高湿等严酷的条件下‘撑’1小时、2小时……让我们看到了希望,但现实很残酷,希望很快破灭,不断改进的样品在严酷环境下经常‘撑’不到4天就失效!100次、200次试验过去,团队里一名男工程师都急哭了。”苦闷之下,在头脑风暴会议上,上级领导的一句“在真空环境下试试” 触发了这个团队的灵感,大家迫不及待地把真空度因素加入设计试验方案,果然,试验产品越来越趋向成熟稳定,失效率越来越小,整个团队的工作逐步向成功迈近。
临门一脚却射不出,陷入了黎明前的黑暗——当产品试制、工艺研究眼看就要成功的时候,项目又被卡住了! “我们的目标是试验样品必须捱得过240小时环境试验的‘折磨’才能算符合产品质量标准!尽管现在样品能通过4天以上验证,但试验进行到200多小时又‘挂’了,方向显然是正确的,当中有什么细节我们没有注意到呢?”唯有坚持再坚持,分析缺陷品、细化实验方案……终于,完美品诞生了!
2010年,公司承担了省新兴战略性产业项目《电容式触摸屏产业化建设项目》,量产重任再次落在黄贵松身上。在批量生产前的关键时期,他带领着团队经常工作到凌晨,甚至通宵作战,克服一道道难关,逐一扫清项目产业化的障碍。一批批产品陆续装机于联想、中兴、海信等国内品牌客户的智能手机上,顺利完成产品产业化,奠定了公司在国内触控行业的先进地位。
成功背后有家人的默默支持和同事的鼎力相助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这些年,黄贵松可谓成果丰硕,他个人获得13项专利技术,其中2项获市专利奖金奖与优秀奖。他承担并顺利完成多个重点项目产品的产业化工作,其中《电容式多指触控模组产业化项目》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成功之后的黄贵松谈到家人,除了感激,更多的还是愧疚。他说, “这些年自己一心扑在工作上,晚上通常都要加班,很少陪家人一起吃饭;周末也经常要工作,有时候计划好第二天带小孩出去玩玩,也因为临时有任务而不能兑现诺言;每次想到家人对我毫无怨言的支持,我都觉得愧对他们。”
家人默默地付出,既是黄贵松工作的动力,也是他最温暖的港湾。当他把采用了自己研发的触摸屏手机送给妻子,把自己的荣耀与妻子分享时,妻子那一抹温柔的笑,使他明白了彼此都是对方的骄傲。
入职以来,他历任液晶显示器件制造工艺工程师、品质工程师、QA工程师、车载项目工程师、触控器件及显示器件项目工程师,每个岗位他都立足本职,全神投入,刻苦钻研工艺技术。与此同时,还积极做好传帮带,主动承担培训技师、熟练技工、班组长操作技能的工作,在他培养下的生产团队均是技术强、素质高的骨干班子。
作为一名超声人,他也是超声集团的骄傲。“黄贵松是一位触控产品产业化业绩优秀、制造工艺技术水平高、传帮带效果明显,对公司发展做出贡献的知识能力型电子制造业工程师优秀代表。”——这便是超声集团对他工作的肯定。然而,对自己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他坦言道,加班加点、放弃周末休息,对超声人而言已是家常便饭,像团队中有一位小个子工程师,多次为了调整设备,满足客户特急项目的生产计划要求,连晚餐都顾不上,细心调整夹具,优化参数,仔细观察、跟进,直到晚上12点多,产品能正常生产了,才放心地下班,进行“晚餐”,而像小个子工程师这种拼博的精神,在他所带的团队中,比比皆是!“这并不是我一个人的荣誉,其实在我的团队里,像我这样扎实工作、奋力拼搏的人太多了,这枚奖章是属于整个团队的。”他总是面带谦虚的笑容,把这份荣誉归功整个团队。
在团队中发挥劳模精神
是什么支撑着超声人这么拼博努力呢?在与黄贵松工程师接触时,他体现出来的那种使命感、满足感,让笔者深有感触。他说:“我们的愿望是成为国内显示器件中小尺寸最具竞争力的供应商!这是每一位超声显示器人的使命!正是这种使命感,让超声显示器人在短短的五年内,年销售业绩从3亿多,做到如今的近15亿元。公司正处于持续发展阶段,作为超声人,我们深知,现在还不是歇息、享福的时候。”
黄贵松深深地体会到,要走在行业的前沿,仍需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资源整合,才能继续保持核心竞争力,才能跟上市场的步伐,跟上客户的需求。所以,他并没有止步于当下的成功,继续在他的岗位发挥劳模精神,带领他的团队迎接新的挑战,用他们的技术支持公司开发新产品、开拓新领域。
为符合公司制定的经营策略:开拓高端产品市场、提升产品档次,更好配合客户终端市场的开发。公司需要开发新产品新项目,不断向高价值、大尺寸方向发展。公司的产品——触控显示模组,从以
产品的整个生产流程尤如万米接力赛,从原材料变成最终触控显示模组,一个岗位一个岗位向下传递,而且这根棒子在传递过程中,价值不断增加,份量不断加重。试想一下,在
所有这些困难,不断地考验着黄贵松所带的团队,回想到刚开始几款
首先便是要让团队成员们的信心回来。团队中,大部分是20多岁的年青人,基本上都是踏出校门,就到了超声集团工作,就好像当年的自己,遇到挫折会彷徨无措。于是,自己的经历成了最好的励志故事。吃饭时间、工余休息时间甚至是周末,他都会跟团队里的年青人们坐下来聊聊,耐心地疏导他们心中的困惑,为他们鼓劲,帮助他们解决一些生活上遇到的困难。“我一直为我的团队感到骄傲,工作上,是一支攻坚克难、战无不胜的队伍;生活上,也是一支互帮互助,充满温馨亲情的团队。不管工作上存在多少争吵、辩论,貌似冤家对头,而真正碰到困难,大家又会扭成一股绳!”而黄贵松便是这股凝聚力,一个善于调动团队积极性、关心爱护下属的领导者。
有了信心,有了积极性,攻克难关指日可待。黄贵松团队深谙要从“变”中求答案,对比当前新产品与以往成熟产品的不同之处,从人员、机器、材料、工艺方法、检测手段、环境(
为实现中国梦而尽自己的菲薄之力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每一位中国人的梦想!作为汕头的龙头企业,超声集团每年稳定发展,通过技术创新,不断发掘价值增长点,企业规模不断扩大,销售业绩逐年稳步增长,为汕头、为国家的GDP添砖加瓦。这是对国家、社会最好的回报,也是实现“中国梦”最直接的行动。
“公司为每位员工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平台,员工得到尊重,价值得以实现,在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中酝酿着浓郁的超声情结。只有公司发展了,个人也就跟着进步。我从刚踏出校门的一名学生仔,成长为掌握一技之长,在公司产品的价值链中注入自己心血的劳动者,成长为技术带头人,当中个人得到尊重,价值得以体现,也让家人过上幸福的生活……这又何曾不是每一位超声人的梦想。”黄贵松认为,能在触摸显示屏部件打上“中国制造”尽自己的菲薄之力,是对国家、对社会、对家庭最好的回报。
如今的黄贵松,仍在不断充实和完善自己。在工作之余,他通过公司提供的学习平台,掌握了QS9001、ISO/TS16949、6Sigma工具等,为日后的工艺技术管理与提升、品质问题的改善,积累了必要的工具基础;,他还利用周末时间参加华南理工大学MBA班的学习,系统掌握管理知识,提升个人管理水平,以期在管理岗位上,能够做出更好的业绩……黄贵松告诉笔者,他一直以“中国梦”鞭策着自己,他要不断充实不断进步,把自己的价值充分体现出来。